一、怎么看望远镜的倍数?
6090
前面的数字是指双筒大头一端镜片的口径,后面是它的放大倍数(这是指正规的望远镜上的标识,如果商家有意作假,要另当别论)。
一、什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
就是用肉眼观察一个物体的张角与用望远镜在同一个地点观察相同物体的角度放大倍数。例如,
肉眼看一只鸟的角度为6角分,而用一个望远镜观察为60角分,则该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二、放大倍数是怎样计算的?
=========================
放大倍数 = 物镜焦距 / 目镜焦距。
如果望远镜没有标明物镜焦距,可以实际测量一下。例如,量出太阳成像的直径,并根据太阳
每米焦距成像直径为8.7mm计算即可。另外,物镜焦距一般能够从镜筒的长度估计出来。对于一
些结构独特的望远镜,光路有可能经过内部棱镜或平面镜折射会缩短实际镜筒的长度,屋脊形
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观察出来。还有,长焦的摄影镜头由于采用了独特结构,虽然没有反射,
也可以使得镜筒的长度远小于焦距。
三、是否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呢?
=============================
不是的。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要适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数太大,不宜稳定
12倍为手持极限,而且观察时最好肘部有依托,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
2、放大倍数大,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
一般来讲,倍数越大,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
3、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倍数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
4、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
5、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6、倍数选择的太大,超过了学说分辨极限,会造成无效放大
天文望远镜的放大率是指目视望远镜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它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
不少人提到天文望远镜时,开头来说考虑的就是放大倍率。其实,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不一样,地面天文观测的效果怎样,除仪器的优劣外,还受地球大气的明晰度和宁静度的影响,受观测地的环境等诸影响的制约。而且,一架天文望远镜有多少不同焦距的目镜,也就是有多少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观测时,绝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
二、天文望远镜价格和选购技巧?
无论兄弟们好!
第一, 选择天文望远镜的焦距,与你想要观测的天体有关。
如果你想观测星云、寻找彗星,要选择短焦距天文望远镜;
如果你想观测月亮和行星,要选择长焦天文望远镜;
如果你想观双星、聚星、变星和星团,最好选择中焦距天文望远镜。中焦距镜可以两头兼顾,比较受欢迎。
通常短镜是指焦距与口径之比小于或等于6,长镜是指焦距与口径之比大于15,介于两者之间称之为中焦距镜。
第二,跟据个人的经济能力,尽可能选择口径大的天文望远镜
1、 口径大,接收到的光能量就多,可以观测更暗的天体;
2、口径大,最大有效放大倍数V就大,由于V=主镜口径D(以毫米数表示);
3、口径大,分辨率高,可以观测到行星更多的细节,可以分辨双星,还有可能发现更暗的小行星和彗星。分辨率学说上讲,只是与口径有关,实际上与光学设计、加工和装、校都有关系。一般科普望远镜的分辨率能达到2倍学说分辨角,就算是优质望远镜!
美国tasco天文望远镜49114500、490070800、40076420、56TN等进口计量仪器检验,分辨率优于1〃,已接近学说值。
qq.343672284
三、天文望远镜什么样的好
看就好了,不需要调焦.
四、望远镜是什么时候被谁发明出来的?
最初的想法并非伽利略,是受人启发才自制并改进的,但基于他的贡献,大家都认为他是发明者。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 发现远处的教堂的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重点拎出来说。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小编认为‘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 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诚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独特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局伤了眼睛,最终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进步望远镜的精度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差,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斛决了色象差的难题。第一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然而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俣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
牛顿曾认为折色象差不可救药,后来,证明过分悲观。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一台消色差折射望远镜。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光规则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然而要制造很大透镜不容易,目前全球上最大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反射式望远镜存在天文观测中进步很快,1793年英国赫瑟尔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洛斯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1913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反望远镜,直径为254米。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反射镜的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苏联高加索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 上装设了直径为6米的反射镜,它是当时全球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现在大型天文台大都使用反射式望远镜。